低级别胶质瘤是少见的原发性脑瘤,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中被划分为组织学一级或二级。最常见的变异体是绒毛状和低度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位于大脑半球的混合少突星形细胞瘤。
两个研究小组根据三个肿瘤标志物独立提出了二级和三级胶质瘤的分子分类系统,每个类别都显示出明显的临床特征和结果。
根据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文章,这两个群体都使用idh1或idh2基因(统称为idh)的突变,并将染色体武器的共同删除作为他们提出的基础分类系统。
但研究员和他的同事们还使用端粒编码tert基因启动子中的突变来建立五个主要群体,而另外一个研究组和癌症基因组地图集研究网络的成员确定了三个亚型。
研究人员能够将1087年级、iii级或iv类病例中的大多数分配给五组--三阳性(所有三个变化都有)、tert-和idh突变,只有idh突变,只有tert突变和三重阴性--只有2.6%的不适合这些组之一的情况。
这些群体在诊断年龄方面有显著差异,从只有idh突变的患者的37岁到只有tert突变的患者的59岁不等。
615例II级或III级浸润性胶质瘤患者中,分子组在诊断和分级时根据年龄进行调整,独立预测预后。只有TERT突变的患者在五组中总体生存率最低,其次是三阴性组。
相比之下,472例IV级胶质瘤患者的整体生存率与分子组无关。
研究人员警告说:“尽管关于总体生存率的数据相对于样本量来说是可靠的,而且数据集之间显示出了一致性,但它们必须被认为是初步的。”
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下一步是让患者和他们的医生意识到这些发现。
他说:“这些数据强烈表明,许多胶质瘤应该对这些改变进行检测,以帮助确定患者可能如何治疗。”他补充说,尽管靶向1p/19q共缺失和端粒酶功能障碍“更具挑战性”,但靶向IDH突变的药物正在研发中。
专家采用全基因组方法,结合来自DNA拷贝数分析和外显子组、信使RNA和microRNA测序等多个平台的数据,将293名II级或III级胶质瘤患者分为三类。
各组的总体存活率差异很大,野生型idh患者的平均存活率为1.7、6.3和8.0,并且分别在没有和与1-rq共删除的情况下发生突变。
而在对切除年龄、切除程度等混淆因素进行调整后,分子组与患者结局之间的联系依然存在。
研究人员注意到,具有野生型idh的胶质瘤在分子和临床上与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相似,他观察到,"基于IDH–1p/19q状态的分子分类是诊断实践中的一种改进,因为它使在没有胶质母细胞瘤形态学标准的情况下,鉴定一种临床上具有攻击性的低级胶质瘤(野生型idh)。
他们的结论是:"进一步分析我们队列中的生存数据,因为它的成熟将需要通过使用分子标记来改善风险分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