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一项研究分析比较了手术切除和活检作为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初始手术治疗选择。结果表明,证据不足以做出可靠的决策。恶性胶质瘤(高等级)患者手术切除与活检的相对疗效尚不清楚。与单纯放疗相比,替莫唑胺治疗多形胶质母细胞瘤疗效显著。2013年的一项研究分析显示,替莫唑胺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延缓病情进展,但会增加血液并发症、疲劳和感染等副作用。对于复发的GBM患者,在对比替莫唑胺与化疗时,其进展时间和生活质量可能有所改善,但总体生存率没有改善。23例原发性低级别胶质瘤和复发肿瘤的基因突变分析对替莫唑胺的疗效和使用提出了挑战。本研究表明,当低级别脑瘤患者被切除并进一步使用替莫唑胺治疗时,复发肿瘤10次中有6次具有更强的侵袭性、获得性选择性和更多的突变。
脑胶质瘤(Brainglioma,glioma)是一种来源于神经外胚层的胶质细胞,即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胶质瘤等肿瘤。颅内肿瘤最常见类型,占我国颅内肿瘤的35.26%-60%(平均44.69%)。由于肿瘤细胞分化不一致,不同类型胶质瘤在基础研究中表现为分子生物学特征与脑楔形瘤发生的关系,以及基因治疗研究在胶质瘤中的应用。胶质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它也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也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CT、MRI、PET、ECT、DSA等高科技诊疗技术的发展在临床的普及应用,胶质瘤的诊断,尤其是定位诊断,基本没有问题。结合病史、综合系统的神经系统检查,术前也可基本确定定性修饰。对于一些定性诊断困难的病例,可以通过立体定向活检获得病理组织进行进一步诊断。目前,虽然显微外科技术等先进技术在临床应用上有不同的进展,但在治疗的远期疗效上并没有突破,普遍认为“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胶质瘤的治疗应遵循基本原则,争取手术全切除是首选治疗神经胶质瘤,尽管神经胶质瘤是一种侵袭性生长的肿瘤,它和正常脑组织没有明显界限,但在“肉眼,尤其是操作显微镜下,大脑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仍然能够区分,在解剖和功能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努力将完全切除肿瘤组织,甚至将部分切除,肿瘤周水肿组织要达到肿瘤手术全切除的目的在某些全切除的解剖和功能是不允许做的,还应在神经功能尽量保持的前提下争取更多的肿瘤切除。
立体定向肿瘤切除和图像导航是小体积、小深度肿瘤的微创手术方法。在小体积或位置的浅表胶质瘤中,定位明确主要有CT、MRI、方向性引导。可使用常规神经外科器械,在显微镜下对肿瘤进行切除,而脑深部胶质瘤又小,手术难度大。常用的特殊显微器械,采用小孔开颅立体定向手术较为合适,视肿瘤大小,肿瘤越小经内镜切除,越大经切除手术显微镜观察。一些胶质瘤在立体定向肿瘤活检后,可能需要立体定向间质放疗辅助,如位于深部脑中线结构、基底核区、脑干等部位的肿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治疗胶质瘤的重要辅助手段。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立体定向技术与放射治疗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包括重离子放射外科。由于胶质瘤,尤其是低分化肿瘤,在脑内浸润,无边界,原则上不适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胶质瘤的主要方法是在全脑照射后加X刀。有许多治疗方法,如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或大切除后放射治疗。因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并不是胶质瘤的首要或主要治疗方法,而仅仅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高选择性颅内动脉化疗是神经胶质瘤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神经胶质瘤的化疗,第一选择是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具有良好的血脑屏障,因此,第三类药物有杀死作用增殖和细胞、组织,并且是脂溶性,很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在药物输送方面,近年来超选择性颅内动脉化疗是首选,即选择经侧翼置入颅内动脉的微导管直接注射药物,可减少睡眠并发症,提高疗效。胶质瘤的基因治疗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基因治疗的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当时人们发现某些肿瘤病毒可以与宿主细胞结合,并允许外源性DNA进入宿主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