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质瘤研究的有希望的领域 |
近年来诊断为胶质瘤的患者的存活率停滞不前。尽管采取了积极的治疗方法,胶质瘤最致命的胶质母细胞瘤的存活率几个月。众所周知胶质瘤不仅难以治疗,而且还需要监测。胶质瘤研究的新兴领域在指导适当疗法的能力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希望。本文将探讨胶质瘤研究的三个新兴领域更敏感的成像技术的发展,分子谱的使用,以及微创标记的应用,所有这些都旨在指导和个性化护理。随着恶性胶质瘤的治疗进展,对更精确的成像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并且研究人员当前成像方法的缺点变得更加明显。在解释图像时产生困难的恶性胶质瘤的特征包括胶质瘤通常不规则形状,可能太小而不能被分类为可测量的,并且通常在切除腔周围显示出薄的增强边缘,恶性胶质瘤也常见于囊性出血区和卫星病变。使用抗血管生成剂如贝伐单抗,以及放射和其他研究药物,增加了假进展的发生率,这种现象可以在治疗后不久发生并通过扩大对比度增强病变来模拟肿瘤进展,使标准磁共振成像的解释复杂化。恶性神经胶质瘤通常用一维二维的常规磁共振成像序列成像。在常规磁共振成像上难以区分增强伪进展和早期真实进展的区域。适当的临床管理需要准确区分。用于解释图像的常用技术包括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由于高级神经胶质瘤以偏心和结节方式生长的倾向,单维技术可能不准确,并且可能无法反映实际肿瘤负荷的变化。神经肿瘤学反应工作组提出了评估高级别胶质瘤应对标准的新建议。他们建议在成像中增加体积分析,这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测量。
体积分析使用三维评估计算肿瘤体积。使用磁共振成像图像,从对比后图像中减去对比度前图像,仅允许测量对比度增强对象。与标准测序不同,该分析不包括本质上明亮的物体,例如切除腔中的出血。无论形状测量如何,体积成像都能够确定肿瘤大小的变化,这种精确且可重复的评估预计能够检测肿瘤中较小的变化,并且能够比技术更快地检测肿瘤反应进展。与基于直径的分析相比,发现体积分析更能预测存活率,而基于直径的分析未能充分评估复发性胶质瘤中的肿瘤大小。在另一项研究中的患者在随访期间表现出较早的进展,而神经肿瘤学反应评估。尽管这些研究未显示生存获益,但随着更多治疗方案的出现,早期发现将至关重要。尽管体积评估具有潜在的优势,但该技术需要手动勾画对比度增强边界,这既耗时又技术上具有挑战性。正在开发计算机辅助容量分析以克服这些问题,目前正在临床试验中进行调查。在评估恶性胶质瘤中使用体积分析有明显的优势。未来的成像方向在于开发能够准确和精确测量增强肿瘤体积的程序,这将使神经肿瘤学家能够检测真实的肿瘤进展并熟练地治疗患者。
随着预后和预测遗传标记的数量增加,脑肿瘤标本的分子分析的重要性也在增加。这对于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以及指导治疗都至关重要。肿瘤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谱分析鉴定基因的改变并指导针对个体肿瘤的特定构成的治疗。分析可以像检查一种特定的基因突变更复杂一样简单,对大量改变进行测序,包括取代,插入,缺失,重复,插入缺失,基因拷贝数变异,结构变异,倒位和易位。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无法论证它们对研究人员对遗传学和基因组生物学的理解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该领域的一个重要进步是开发了新一代测序技术,该技术彻底改变了基因组研究。新一代测序,也称为高通量测序允许在大规模并行过程中分析人类基因组。该技术在临床实践和肿瘤学医学研究领域都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新一代测序与传统脱氧核糖核酸测序的区别在于它降低了成本,灵敏度和同时测试多个基因的能力。分子谱分析产生的结果对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产生了影响。除组织学外,分子参数首次用于确定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分类。无可争议的是,描述基因组改变的大规模数据的贡献将导致治疗药物的新发现和发展,以及对预后因素的更好理解。尽管该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在临床实践中实施的迫切需要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新一代测序的可及性仍然是一个挑战。 |
|
|
|
|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颅内原发性肿瘤的50%,居第1位,多见于成人,好发部位以额叶、颞叶、顶叶居多。胶质瘤患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成人多见,30~4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不同病理类型的胶质瘤各有其高发年龄,室管膜瘤的高发年龄在10岁以前,星形细胞瘤多见于中年人,老年人以胶质母细胞瘤多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