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影像扫描及神经导航手术流程
胶质瘤是比较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其致死率和致残率长期居高不下,虽然影响患者生存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手术后肿瘤残余是主要原因之一。
应用术中磁共振影像导航手术,可达到较大程度切除肿瘤和保护神经功能的双重目的。脑胶质瘤病例经MRI发现肿瘤切除范围未达术前计划,仍需进一步切除。术后早期MRI证实肿瘤全切率达90.5%,术后严重致残率6.8%。无MRI相关不良事件发生。MRI实时影像导航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安全有效,可实时纠正术中脑移位误差,精确定位脑胶质瘤的影像学边界,定量评估手术切除范围,有效提高肿瘤切除率。
MRI影像扫描及神经导航手术流程
根据手术的需要摆放体位(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以钛合金头架固定。环绕病灶安置射频接收线圈,固定导航参考架。影像采集时升起MRI扫描磁体,注意尽量将病灶置于两侧磁体中央。导航红外线定位仪追踪患者头部、导航参考架和磁体三者间相对空间位置。准备完毕后将射频屏蔽帐篷张开,遮盖整个手术床及MRI扫描机。
图像采集满意后,收回屏蔽罩,将扫描器降至手术床头下方,利用导航准确地定出肿瘤的体表投影,设计手术切口及入路。常规手术野消毒,铺巾时须用定做的无菌透明塑料罩覆盖磁体及导航参考架,既保证能被红外线追踪器追踪到,又不污染手术野。手术操作流程与常规导航手术基本相同。术中影像采集可依据术者的需求随时实施,扫描时将磁体升至扫描位,手术时将磁体降至床头下方不干扰手术,不需要重新消毒铺巾,注意扫描时不得有非磁兼容物体位于术野(如带有金属线的纱布)。一般在手术医生初步完成肿瘤切除并适当止血后,重复MRI扫描步骤,以了解肿瘤切除程度,术中多次扫描的图像均可与术前采集的图像同屏显示,工作站并可自动匹配,将相同或相近层面的图像对比显示,使术者判断更为直观,同时工作站还提供联动勾勒肿瘤边界程序,进一步帮助术者了解肿瘤残余情况。磁共振导航系统在每次术中扫描后均自动实时更新导航参考影像,有效且精确的解决了传统神经导航外科中的脑移位误差问题。如术中扫描发现有肿瘤残留,则在实时导航的引导下进一步切除,再重复扫描,直至MRI影像证实肿瘤全切或达到术前计划的切除范围。
MRI图像质量评估标准
(1)良好:结构影像清晰,能明辨肿瘤的影像学边界,术中可据此准确判定肿瘤的切除范围;
(2)一般:能分辨肿瘤的影像学边界,术中可据此大致判定肿瘤的切除范围;
(3)差:难以辨清肿瘤的影像学边界,术中无法据此判定肿瘤的切除范围。
目前,脑胶质瘤的治疗原则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因此手术适应证与原则的把握、手术方式、技巧和手术辅助新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肿瘤的切除、病残和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 本文“MRI影像扫描及神经导航手术流程”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链接(https://www.jiaozhiliu.org.cn/show-1427.html)。
- 更新时间:2021-04-15 10: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