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细胞胶质瘤手术后放疗,全切后用放疗么?
- [案例]家属三鞠躬致谢--视神经-下丘脑区较大胶质瘤案例
- [案例]患双侧视神经和下丘脑胶质瘤,3岁男孩几近失明,较后...
- [案例]巨大胶质瘤术后3年竟可以行云流水打八段锦!
- [案例]风险大、手术难、预后不明?远程咨询后,为疑难脑瘤患...
母细胞胶质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脑肿瘤,即使经过手术全切除,复发率依然很高。手术后的治疗策略中,放射治疗(RT)是关键的一环。即便在全切除的情况下,放疗也被广泛推荐,因为它可以减少复发的风险,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接下来详细介绍GBM全切手术后的放疗必要性、放疗的机制及其在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并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母细胞胶质瘤是什么?
母细胞胶质瘤(GBM)是最常见且最具侵袭性的原发性脑肿瘤。其特征是高度异质性和侵袭性,常伴有显著的神经功能障碍和较差的预后。尽管经过积极的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通常只有12至15个月。因此,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
手术切除的重要性
手术切除是GBM治疗的首要步骤,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组织,以减少肿瘤负荷,改善患者症状,并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研究表明,手术切除的范围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全切除(即影像学上没有残留肿瘤)通常被认为是最佳结果,因为它与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相关。
GBM的浸润性生长特性使得完全切除所有癌细胞几乎不可能。即使在影像学上显示全切,显微镜下仍可能残留癌细胞,这些细胞可引起肿瘤复发。因此,手术后进一步的治疗非常必要。
放射治疗的必要性
放射治疗在GBM综合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阻止其增殖和生长。在手术全切除后进行放疗,即使肿瘤表面上完全消失,也有助于消灭可能残存的微小癌细胞。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手术后立即进行放疗可以显著延长GBM患者的生存期。一项经典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手术后接受放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与仅接受手术的患者相比,放疗组的两年生存率也有显著提高。
放疗的机制与实施
放射治疗通常在手术后26周内开始。标准放疗方案包括总剂量为60 Gy的外照射,分为30次,每次2 Gy,持续6周。这种分割剂量的策略旨在在尽量减少正常脑组织损伤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杀死癌细胞。
除了传统的外照射,近年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S)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放疗的精确度和效果进一步提高。SRS和IMRT能够更准确地集中高剂量辐射到肿瘤区域,同时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减少副作用。
综合治疗策略
除了放射治疗,手术后的综合治疗还包括化疗。替莫唑胺(TMZ)是GBM一线化疗药物,常与放疗联合使用,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已被证明能进一步提高生存率。
放疗和化疗的联合应用在GBM治疗中表现出了协同作用。替莫唑胺不仅可以直接杀伤癌细胞,还能增强癌细胞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一项大型临床试验表明,接受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较单独放疗组显著延长。
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
在临床实践中,放射治疗的实施需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肿瘤的位置和生物学特性等。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依赖于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包括神经外科医生、放射肿瘤科医生、神经肿瘤学家等。
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放疗技术和策略,以进一步提高GBM的治疗效果。例如,质子放疗和重离子放疗因其更精确的剂量分布和更少的副作用,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结合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新型综合治疗方案也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尽管手术全切除在GBM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术后放射治疗仍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放疗能够有效清除手术残留的微小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结合化疗、免疫治疗和其他新兴疗法的综合治疗策略,有望进一步改善GBM患者的预后。未来的研究应继续致力于优化放疗技术和探索新的治疗组合,以期为患者带来更多生存希望。
- 本文“母细胞胶质瘤手术后放疗,全切后用放疗么?”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链接(https://www.jiaozhiliu.org.cn/show-23375.html)。
- 更新时间:2024-06-29 11: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