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别胶质瘤临床特征有哪些?切除90e4复发?
- [案例]脑干中脑顶盖胶质瘤12年尽全切术后又重返校园
- [案例]【近10位患者真实案例】这种胶质瘤可以做“更好”全...
- [案例]脑干胶质瘤伴严重脑室扩张积水,德国术后1年半考入名...
- [案例]脑干肿瘤为何有的可全切术后治愈?有的无法手术、恶化...
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s, LGGs)是一类生长缓慢、恶性程度较低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主要包括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其临床特征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头痛、癫痫发作、认知功能障碍等。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但即使切除率达到90%,仍有复发风险。接下来详细介绍低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及手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低级别胶质瘤的是什么
低级别胶质瘤(LGGs)是指WHO分级I和II级的胶质瘤,主要包括星形细胞瘤(如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它们通常生长缓慢,恶性程度较低,但由于其位置特殊,仍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产生显著影响。
临床特征
1. 头痛:这是低级别胶质瘤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由于肿瘤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所致。头痛的特点可能是持续性、逐渐加重,常在早晨或夜间加重。
2. 癫痫发作:约70%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会经历癫痫发作,这是由于肿瘤对周围脑组织的刺激和压迫所引起的。癫痫发作的类型可以多种多样,包括局灶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
3. 认知功能障碍:由于肿瘤对脑组织的侵润和压迫,患者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语言障碍等认知功能障碍。
4. 神经功能缺失:根据肿瘤的位置不同,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如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视力减退等。
诊断方法
1. 影像学检查:MRI是诊断低级别胶质瘤的首选方法,能够详细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和边界。CT扫描也可用于初步筛查,但分辨率较低。
2. 病理学检查:通过手术切除或活检获取肿瘤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低级别胶质瘤的金标准。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3. 分子生物学检查: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检查在低级别胶质瘤的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IDH1/2基因突变和1p/19q共缺失是低级别胶质瘤的重要分子标志物,有助于预后评估和治疗决策。
治疗方法
1. 手术切除:手术是低级别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目标是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同时尽量保留正常脑组织的功能。研究表明,手术切除率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好。即使手术切除率达到90%,仍有复发的风险。
2. 放射治疗:对于手术后残留肿瘤或无法完全切除的病例,放射治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放射治疗可以延缓肿瘤的复发,提高无进展生存期。
3.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在低级别胶质瘤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主要用于复发或进展的病例。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替莫唑胺和PCV方案(长春新碱、洛莫司汀、丙卡巴肼)。
4. 靶向治疗:随着对低级别胶质瘤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靶向治疗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例如,针对IDH1/2突变的靶向药物正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手术后复发及应对策略
1. 复发原因:低级别胶质瘤的复发原因复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肿瘤细胞的残留:手术无法完全切除所有肿瘤细胞,残留的肿瘤细胞可能在术后继续生长。
肿瘤的侵润性:低级别胶质瘤具有一定的侵润性,肿瘤细胞可能已扩散至手术难以触及的脑组织区域。
分子生物学特性:某些分子标志物(如IDH突变、1p/19q共缺失)可能影响肿瘤的生长和复发。
2. 复发的监测:术后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MRI)是监测复发的重要手段。患者还应注意自身症状的变化,如头痛、癫痫发作等,及时就医。
3. 复发的治疗:对于复发的低级别胶质瘤,治疗选择包括再次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复发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制定。
4. 新兴治疗方法:近年来,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在低级别胶质瘤的研究中显示出潜力。例如,CART细胞疗法和PD1/PDL1抑制剂在部分病例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低级别胶质瘤是一类具有挑战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尽管其生长缓慢、恶性程度较低,但由于其位置特殊和侵润性,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产生显著影响。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即使切除率达到90%,复发风险仍然存在。通过综合应用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并结合新兴的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定期监测和个体化治疗是应对复发的关键策略。
- 本文“低级别胶质瘤临床特征有哪些?切除90e4复发?”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链接(https://www.jiaozhiliu.org.cn/show-26787.html)。
- 更新时间:2024-07-01 04:2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