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胶质瘤基础与临床下载?影像学表现有哪些?
- [案例]21岁女孩得脑干胶质瘤成功逆袭,还好没放弃治疗!
- [案例]视神经胶质瘤赴德全切术后1年回访,无后遗症、没有复...
- [案例]5岁视神经胶质瘤小朋友在德国治疗案例
- [案例]巨大视神经胶质瘤赴德国全切术后3年案例回访
神经胶质瘤(Glioma)是一类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脑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和侵袭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神经胶质瘤分为四级,从低度恶性到高度恶性依次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少突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和评估神经胶质瘤的重要手段,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包括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其中,MRI被认为是评估神经胶质瘤的首选工具,具有高分辨率和多参数成像的优势。接下来介绍从神经胶质瘤的基础与临床、影像学表现及其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详细。
神经胶质瘤基础与临床
神经胶质瘤的分类与病理特征
神经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占所有脑肿瘤的约30%。根据WHO分类,神经胶质瘤分为四级:
1. 一级胶质瘤(WHO I级):如毛细胞星形细胞瘤,通常良性,生长缓慢,预后较好。
2. 二级胶质瘤(WHO II级):包括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具有低度恶性,但具有侵袭性。
3. 三级胶质瘤(WHO III级):如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较高,增殖速度快。
4. 四级胶质瘤(WHO IV级):主要为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具侵袭性和致命性的胶质瘤,预后差。
病理特征
胶质瘤的病理特征包括细胞异型性、核分裂像增多、微血管增生和坏死。高级别胶质瘤(III和IV级)通常表现出更明显的细胞和组织异常,恶性程度高,治疗难度大。
临床表现
神经胶质瘤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生长速度。常见症状包括头痛、癫痫发作、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和感觉异常。由于胶质瘤侵袭性强,患者往往在症状出现后短时间内病情迅速进展。
影像学表现与诊断
磁共振成像(MRI)
MRI是评估神经胶质瘤的首选工具,其优势在于高分辨率、多参数成像以及对软组织对比的敏感性。常用的MRI序列包括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FLAI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增强T1加权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DWI)。
T1加权成像:胶质瘤通常表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
T2加权成像:肿瘤区域通常为高信号,周围可见水肿带。
FLAIR序列:有助于区分肿瘤和周围的水肿,肿瘤区域表现为高信号。
增强T1加权成像:用于评估肿瘤血脑屏障的破坏情况,高级别胶质瘤通常表现为明显的增强。
DWI:有助于评估肿瘤细胞密度和坏死区域,高级别胶质瘤表现为高信号。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CT在评估胶质瘤中的应用相对有限,但在急性情况下,如怀疑脑出血或颅内压升高时,CT扫描仍具有重要价值。胶质瘤在CT上通常表现为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可见增强。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PET扫描用于评估肿瘤的代谢活动和侵袭范围,常用的示踪剂是18FFDG(氟脱氧葡萄糖)。高级别胶质瘤通常表现为高代谢活动区,与PET信号增强相对应。
影像学在治疗中的应用
影像学不仅在神经胶质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还在治疗计划制定和疗效评估中发挥关键作用。
术前评估
MRI在术前评估中用于确定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侵袭范围,为手术切除提供重要信息。增强MRI和功能MRI(fMRI)有助于评估重要功能区(如运动区、语言区)与肿瘤的关系,以避免术中损伤。
术后评估
术后MRI用于评估肿瘤切除的范围和残余肿瘤的存在。术后2448小时内进行的增强MRI有助于区分术后变化和残余肿瘤。
放射治疗计划
影像学在放射治疗计划制定中至关重要,通过CT和MRI的融合图像,能够精确定义放射治疗的靶区和剂量分布,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
疗效评估与复发监测
定期的MRI随访是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复发的重要手段。增强MRI和DWI序列有助于区分放射性坏死和肿瘤复发,PET扫描可提供代谢活动的信息,进一步辅助判断。
神经胶质瘤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和侵袭性的脑肿瘤,其诊断和治疗需要依赖多种影像学方法的综合应用。MRI作为首选影像学工具,结合CT和PET扫描,能够提供全面的肿瘤评估信息,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支持。未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和新型分子影像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提高神经胶质瘤的诊断精度和治疗效果。
- 本文“神经胶质瘤基础与临床下载?影像学表现有哪些?”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链接(https://www.jiaozhiliu.org.cn/show-23505.html)。
- 更新时间:2024-06-29 1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