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及鉴别?idh1是什么意思?
- [案例]脑干、脊髓、视神经等疑难儿童脑瘤真的无法手术吗?
- [案例]国际大咖为您解读:为什么胶质瘤需尽早手术?
- [案例]巨大视神经胶质瘤赴德国全切术后3年案例回访
- [案例]脑干胶质瘤手术全切后11年没有复发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是成人中最常见且最具侵袭性的原发性脑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和侵袭性。其影像学表现通常包括环形增强、中央坏死、周围水肿和显著的肿瘤血管生成。鉴别诊断包括脑转移瘤、脑脓肿、淋巴瘤等。IDH1(异柠檬酸脱氢酶1)突变是GBM的重要分子标志物,具有预后和治疗指导意义。
胶质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脑肿瘤,属于WHO IV级胶质瘤。GBM的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中34人,常见于成年人,尤其是5070岁之间。由于其侵袭性强,治疗难度大,预后通常较差。接下来详细介绍GBM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并介绍IDH1突变在GBM中的意义。
影像学表现
GBM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依赖于MRI和CT扫描。
1. MRI表现
T1加权成像(T1WI):GBM在T1WI上通常表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增强扫描后,肿瘤边缘常呈现不规则的环形增强,中心部分多为坏死区,表现为低信号。
T2加权成像(T2WI):在T2WI上,GBM通常表现为高信号,反映肿瘤的高水含量和周围水肿。
FLAIR序列:在FLAIR图像上,GBM的高信号更为明显,尤其是在周围水肿区域。
增强扫描:GBM的典型特征是环形增强,中心坏死区不增强,周围实性部分显著增强,提示肿瘤血管生成活跃。
2. CT表现
平扫:GBM在CT平扫上通常表现为低密度或混合密度病灶,中心坏死区低密度,周围实性部分密度较高。
增强扫描:增强后可见肿瘤边缘不规则的环形增强,中心坏死区不增强。
鉴别诊断
GBM的影像学特征虽然较为典型,但仍需与其他脑部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1. 脑转移瘤
影像学特征:脑转移瘤通常多发,边界清晰,环形增强较规则,周围水肿明显。
鉴别要点:患者有原发肿瘤病史,增强扫描时常见多发病灶。
2. 脑脓肿
影像学特征:脑脓肿在MRI上也表现为环形增强,但其环形较规则,中心坏死区信号较均匀。
鉴别要点:临床表现多有感染症状,增强扫描时脓肿壁较薄且规则。
3.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影像学特征:淋巴瘤在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在T2WI上信号不高,增强后呈均匀增强。
鉴别要点:淋巴瘤常位于脑室周围,增强后均匀增强,无明显坏死区。
4. 脑膜瘤
影像学特征:脑膜瘤通常位于脑膜表面,表现为均匀增强,边界清晰。
鉴别要点:肿瘤与脑膜关系密切,常见“尾征”(dural tail sign)。
IDH1突变的意义
IDH1(异柠檬酸脱氢酶1)是GBM的重要分子标志物。IDH1突变在GBM中具有以下意义:
1. 预后意义:IDH1突变型GBM患者通常预后较好,生存期较长。研究表明,IDH1突变与肿瘤的生长速度较慢和对治疗的敏感性相关。
2. 治疗指导:IDH1突变型GBM对某些化疗药物(如替莫唑胺)更为敏感,因此检测IDH1突变有助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3. 分子分型:根据IDH1突变状态,GBM可分为IDH1突变型和IDH1野生型。IDH1突变型GBM多见于年轻患者,常伴有其他分子异常,如TP53突变。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脑肿瘤,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仍需与其他脑部病变进行鉴别诊断。IDH1突变作为GBM的重要分子标志物,在预后评估和治疗指导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影像学表现和分子标志物检测,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GBM,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本文“胶质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及鉴别?idh1是什么意思?”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链接(https://www.jiaozhiliu.org.cn/show-39052.html)。
- 更新时间:2024-07-09 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