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突胶质瘤二级1p缺失19q缺失
- [案例]6岁男孩脑干胶质瘤成功手术后都可以包水饺啦!
- [案例]脑干-顶盖胶质瘤患者赴德手术治疗之路
- [案例]反复癫痫竟是胶质瘤,术后4年没有复发
- [案例]身怀六甲不幸罹患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全切术后5年未复...
少突胶质瘤是一种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瘤,主要影响成年人的脑部。二级少突胶质瘤通常具有较慢的生长速度和相对较好的预后。1p和19q染色体的共缺失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特征,通常与更好的治疗反应和预后相关。接下来详细介绍少突胶质瘤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1p/19q缺失对疾病预后的影响。
少突胶质瘤二级1p缺失19q缺失
少突胶质瘤(Oligodendroglioma)是一种源自少突胶质细胞的脑肿瘤,主要发生于成年人的大脑半球。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少突胶质瘤可分为IIV级,其中二级少突胶质瘤(WHO II级)属于低级别胶质瘤,具有相对较慢的生长速度和较好的预后。1p和19q染色体的共缺失是一种重要的分子标志,通常与更好的治疗反应和预后相关。接下来详细介绍少突胶质瘤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1p/19q缺失对疾病预后的影响。
病理特征
少突胶质瘤的病理特征包括细胞密度较高、核异型性较低以及较少的细胞分裂象。显微镜下观察,少突胶质瘤细胞呈现均匀的圆形或卵圆形核,周围环绕着清晰的胞质边界,形成所谓的“鸡蛋清样”外观。少突胶质瘤常常伴有钙化、微囊性变和血管增生。1p和19q染色体的共缺失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特征,约7080%的少突胶质瘤患者存在这一缺失。
临床表现
少突胶质瘤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和生长速度。常见症状包括头痛、癫痫发作、认知功能障碍、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由于二级少突胶质瘤生长较慢,症状通常逐渐出现并缓慢进展。癫痫是少突胶质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约5080%的患者在诊断时表现出癫痫发作。
诊断方法
少突胶质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分析。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少突胶质瘤的首选方法,常见的影像学特征包括肿瘤边界清晰、均匀增强和钙化。计算机断层扫描(CT)也可用于检测肿瘤的钙化和骨质破坏。确诊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或活检,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和分子遗传学检测。1p和19q染色体的共缺失可以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或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LPA)等方法检测。
治疗策略
少突胶质瘤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手术切除是治疗少突胶质瘤的首选方法,目标是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组织,同时保留神经功能。对于无法完全切除的肿瘤,术后放疗和化疗是常见的辅助治疗方法。放疗通常采用分次放射的方式,以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化疗常用药物包括洛莫司汀(CCNU)、卡莫司汀(BCNU)和替莫唑胺(TMZ)。
1p和19q染色体的共缺失对少突胶质瘤的治疗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具有1p/19q缺失的少突胶质瘤对放疗和化疗的反应更好,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显著延长。因此,1p/19q缺失状态是少突胶质瘤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预后
少突胶质瘤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分级、手术切除的程度以及分子遗传学特征。二级少突胶质瘤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5年生存率约为7080%。1p和19q染色体的共缺失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具有这一缺失的患者预后显著优于没有这一缺失的患者。其他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术后残留肿瘤的体积等。
少突胶质瘤是一种具有特定病理和遗传特征的脑肿瘤,二级少突胶质瘤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1p和19q染色体的共缺失是少突胶质瘤的重要分子标志,通常与更好的治疗反应和预后相关。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对提高少突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分子遗传学特征对少突胶质瘤治疗和预后的影响,以期开发更加有效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 本文“少突胶质瘤二级1p缺失19q缺失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链接(https://www.jiaozhiliu.org.cn/show-46335.html)。
- 更新时间:2024-07-12 16: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