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变胶质瘤与胶质母细胞瘤?三级生存期?
- [案例]怀胎七月罹患多发胶质瘤累及脑干,辗转多国抢救母子
- [案例]身怀六甲不幸罹患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全切术后5年未复...
- [案例]脑干中脑顶盖胶质瘤12年尽全切术后又重返校园
- [案例]为母则刚,携7岁胶质瘤孩子赴德成功手术,这位母亲的...
间变胶质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是两种常见的恶性脑肿瘤,具有不同的病理特征和预后。间变胶质瘤属于三级胶质瘤,恶性程度较高,但低于四级的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具侵袭性的脑肿瘤,预后极差。三级间变胶质瘤的生存期中位数约为23年,而四级胶质母细胞瘤的生存期中位数通常不到一年。接下来介绍深入这两种肿瘤的病理特征、诊断方法、治疗策略及预后情况。
间变胶质瘤与胶质母细胞瘤的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
病理特征
间变胶质瘤(Anaplastic Glioma)和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是两种主要的恶性脑肿瘤,均源自神经胶质细胞,但其恶性程度和预后存在显著差异。
1. 间变胶质瘤:
分级:间变胶质瘤属于世界卫生组织(WHO)三级胶质瘤,表现出较高的细胞异型性和有丝分裂活性。
病理特征:间变胶质瘤的细胞密度高,常伴有核多形性和显著的有丝分裂活动,但通常不具备胶质母细胞瘤所具有的微血管增生和坏死区域。
2. 胶质母细胞瘤:
分级:胶质母细胞瘤是WHO四级胶质瘤,是最具侵袭性的脑肿瘤。
病理特征:胶质母细胞瘤具有极高的细胞密度、显著的核多形性、频繁的有丝分裂、微血管增生以及坏死区域。这些特征使得胶质母细胞瘤的侵袭性和复发率极高。
诊断方法
1. 影像学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MRI是诊断胶质瘤的首选影像学工具。间变胶质瘤在MRI上通常表现为增强的肿块,边界不清晰,而胶质母细胞瘤则常显示为环形增强病灶,中心坏死区和周围水肿明显。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PET扫描可以提供肿瘤代谢活性的更多信息,有助于区分肿瘤的恶性程度。
2. 组织学检查:
活检:通过手术获取肿瘤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组织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分级和类型,指导后续治疗。
3. 分子生物学检查:
基因突变检测:如IDH1/2突变、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1p/19q共缺失等,可以为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治疗策略
1. 手术切除:
间变胶质瘤: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可以显著改善预后,但由于肿瘤位置和侵袭性,完全切除往往难以实现。
胶质母细胞瘤:手术切除也是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肿瘤的高度侵袭性,完全切除几乎不可能。
2. 放射治疗:
间变胶质瘤:术后通常进行放射治疗,以减少残留肿瘤细胞。
胶质母细胞瘤:放射治疗是术后的标准治疗方案,通常与化疗联合进行。
3. 化学治疗:
间变胶质瘤: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替莫唑胺(Temozolomide),可以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也是标准治疗药物,常与放疗联合使用。
4.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如贝伐单抗(Bevacizumab)等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某些情况下可用于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
免疫治疗:包括肿瘤疫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目前仍在临床试验阶段,但显示出一定的前景。
预后情况
1. 间变胶质瘤:
生存期:三级间变胶质瘤的中位生存期约为23年。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患者的年龄、肿瘤位置、分子特征(如IDH突变)等。
预后因素:IDH突变和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是重要的预后因素,通常预示较好的生存期。
2. 胶质母细胞瘤:
生存期:四级胶质母细胞瘤的中位生存期通常不到一年,尽管经过标准治疗后,部分患者的生存期可以延长至12年。
预后因素:同样,IDH突变和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是关键的预后指标。无突变或甲基化的患者预后较差。
间变胶质瘤和胶质母细胞瘤虽然同属恶性脑肿瘤,但其病理特征、诊断方法、治疗策略和预后差异显著。三级间变胶质瘤的生存期相对较长,而四级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极差。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个性化治疗方案和新型治疗方法的开发有望改善这些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本文“间变胶质瘤与胶质母细胞瘤?三级生存期?”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链接(https://www.jiaozhiliu.org.cn/show-21720.html)。
- 更新时间:2024-06-28 18:5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