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的发病症状区别
- [案例]16岁学生基底节胶质瘤近全切后一年回访:没有复发、...
- [案例]巨大视神经胶质瘤赴德国全切术后3年案例回访
- [案例]一岁小朋友较大颅脑鞍区胶质瘤案例,三名国际教授连夜...
- [案例]脑干肿瘤为何有的可全切术后治愈?有的无法手术、恶化...
上皮样囊肿属先天性疾患,是错构瘤的一种,是由于偏离原位的皮肤细胞原基所形成的先天性囊肿,常位于皮下,偶见于粘膜下或体内器官。皮样囊肿所在部位较深,不与表层的皮肤相粘连,质柔而韧,有较大张力,其基底部常和深部组织如筋膜或骨膜等粘连而不可移动,并可因其长期压迫,在局部骨面上形成压迹。而表皮样囊肿,又称为胆脂瘤,又因其洁白如白色珍珠样而称为珍珠瘤。系胚胎期神经管闭合时混入了外胚层成分,逐渐生长所导致肿瘤形成。即残留了皮肤表皮细胞层,上皮组织不断更新脱落角化的细胞,使得囊肿内容物逐渐增多,形成肿瘤。
上皮样囊肿发病特征
1、病程较长。自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多在1年至数年之间,自出现症状到确诊平均约为8年。
2、多发性皮样囊肿。以颅内和椎管内同时发生为多见,并有家族性发病。
3、伴发畸形。皮样囊肿可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如颈枕区颅骨畸形、颅骨裂、脊柱裂、内脏转位等。
4、症状与体征。多数病人以颅内压增高为常见症状,位于颅后窝者可有共济失调、走路不稳、眼球震颤等小脑损害症状。位于鞍区者可出现视力、视野障碍,其他症状有癫痫、等。皮样囊肿常伴有皮瘘,这是皮样囊肿的重要临床特点。皮瘘的瘘管可以是开放性,也可是闭锁性,或仅有一纤维束带。皮瘘多位于中线部位,偶发生在侧位。颅内皮样囊肿以枕部皮瘘比较常见,其次为顶部、额鼻部。
表皮样囊肿发病特征
表皮样囊肿发病症状呈多样性。发病时,会导致一系列的疼痛症状。如神经痛、耳鸣、耳聋、脑桥小脑角综合征、面肌无力、听力下降、共济失调、视力障碍、视野缺损视神经萎缩。其多样性在于,囊肿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甚至在尸检中可以发现。在位置上可以发生在脊柱或颅内。平均发病年龄35岁,女性患者多见。
表皮样囊肿发病症状
根据肿瘤生长部位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1、桥小脑表皮样囊肿:
常由引起。发病后往往患有侧耳鸣、耳聋,晚期可出现桥小脑角综合征。神经系统查体发现第V、VII、VIII颅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面部感觉减退、面肌力弱、听力下降和共济失调,少数病人舌咽神经、迷走神经麻痹等,岩骨尖板障内表皮样囊肿也可引起第V、VIII颅神经功能障碍。
2、鞍区表皮样囊肿:
肿瘤位于鞍上所引起的症状与相似,常以视力减退、视野缺损为早期的临床表现,久之可引起视神经萎缩。少数病人出现内分泌障碍,表现为性功能减退、多饮多尿等垂体功能不足和下丘脑损害症状。肿瘤向前发展可出现额叶症状,向后突入第三脑室可有颅内压增高症状,一般病情进展缓慢。
3、脑实质内表皮样囊肿:
大脑、小脑及脑干均可为发病部位。依肿瘤所在部位出现相应的症状。大脑半球肿瘤常有癫痫发作、精神症状及轻偏瘫症状,小脑肿瘤多出现眼震、共济失调等,脑干肿瘤科出现交叉性麻痹,病侧第VI、VII颅神经麻痹和对侧强制性轻偏瘫。
4、脑室表皮样囊肿:
初期很少用症状:一般多见于侧脑室三角区及颞角,可增长很大,甚至充满脑室,阻塞脑脊液循环而产生颅高压症状,肿瘤发生于三脑室、四脑室者少见。
- 本文“上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的发病症状区别”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链接(https://www.jiaozhiliu.org.cn/show-1885.html)。
- 更新时间:2021-04-19 15: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