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入路对海绵窦区脑膜瘤:额颞硬膜外和硬膜下肿瘤
- [案例]功能区胶质瘤患者术后1年,亲诉心路历程
- [案例]“脊髓-脑干胶质瘤”命悬一线,手术把她从鬼门关拉回...
- [案例]患双侧视神经和下丘脑胶质瘤,3岁男孩几近失明,较后...
- [案例]脑干中脑顶盖胶质瘤12年尽全切术后又重返校园
近年来,对于海绵窦肿瘤生长或浸润的直接手术治疗的手术适应证一直存在争议。像立体定向放射手术这样的新型治疗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治疗这些顽固肿瘤的选择。手术适应症更为严格的一整套也在不断发展完善。
当然,海绵窦内占位性病变本身并不是手术的直接指征,它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包括病人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影像学特征,侵犯的邻近结构,手术时间以及症状的严重性。很多病人因为身体不好,或者拒绝手术,所以不能考虑进行开颅显微外科手术。近来有报道证实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于小型海绵窦内脑膜瘤也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对能接受全麻手术的病人和病灶能被完全切除的病人,可采用直接手术。在这些病人中,大多数病灶是海绵窦区的良性肿瘤(神经鞘瘤,海绵状血管瘤,垂体瘤,皮样囊肿,脊索瘤,软骨肉瘤等)。所有肿瘤都有完整的包膜,可从周围组织中分离出来。
额颞硬膜外及硬膜下切口
手术医生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路径进入海绵窦区。手术方法的选择主要是根据海绵窦邻近结构受侵袭的程度和特点。有些病灶仅限于海绵窦边界,仅需直接切开该区域。有些病灶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联合标准手术才能充分暴露。对于某些病灶,我们希望用标准的手术方法进行一些变形,这也是我们希望强调的。由于海绵窦区手术潜在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我们认为应该针对不同的病灶,根据需要的显露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手术过程中可能对特殊结构造成不必要的危险,也不利于延长手术时间。下面重点介绍INC旗下的WANG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的专家成员,教科书级的神外大师VinkoDolenc教授所首创的额颞骨外及硬膜下手术。
Dolenc教授是世界公认的神经外科治疗专家之一。近二十年来,这位教授还以论文和个人专著的形式,全面介绍了他在海绵窦病变方面的手术经验。《海绵窦解剖与手术》一书,除在《国际神经外科杂志》上发表过200多篇论文外,还被视为海绵窦治疗方面的教学书籍,曾在全球掀起一股神经外科医生学习的热潮,甚至有学者评论道:“多伦克教授现在对这一复杂领域进行显微解剖与手术的开创性研究。这类显微外科解剖研究,无疑是神经外科近100年历史中的又一个进步。
多伦茨是公认的首个采用并开发硬膜外和硬膜下额颞人路(前内侧经海绵窦入路)联合治疗海绵窦内动脉瘤的先驱。这种方法已成为治疗海绵窦内病变的标准手术方法。此入路可有效显露仅限于海绵窦内的病变,并可延伸至幕上间隙,但不能埋藏于扩大至岩斜区和后颅窝的病变。但这条入路可以很容易地将一个更外侧的入路(如经岩骨中的颅窝入路)联合起来靠近肿瘤向后方扩张。多伦克的硬膜外和硬膜下联合入路已做了一些改进。改善措施主要是采用骨瓣和扩大颅底硬膜外骨结构切除。
在过去的十年里,海绵窦内肿瘤的直接手术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一些经验丰富的中心在更积极地治疗患者方面取得了成功,同时也降低了伤残率。在显微外科技术,神经麻醉,影像技术,神经血管重建,以及显微解剖方面的知识的发展,为这些疾病的成功治疗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对于这些顽固病灶的治疗仍有争议。由于我们不断优化治疗策略,外科手术对这些病症的整体治疗的适用性也在不断改变。
最常见的病变是脑膜瘤,占72例。由于无法在不损伤颅神经的情况下完全切除肿瘤,因此我们在治疗海绵窦内脑膜瘤时,往往采用低侵袭性手术方法。对侵袭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更使我们认识到颈内动脉血管重建术的重要性。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采用联合手术和其它辅助治疗,但我们期望直接手术治疗海绵窦肿瘤仍将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随着颅神经损伤风险的降低,其疗效也有明显提高。由于各治疗中心对直视手术、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和血管内手术有了更多的经验,这些方法的适应证也在不断变化。显而易见,在改善海绵窦区肿瘤治疗的总体疗效方面,仍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 本文“手术入路对海绵窦区脑膜瘤:额颞硬膜外和硬膜下肿瘤”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链接(https://www.jiaozhiliu.org.cn/show-1041.html)。
- 更新时间:2021-03-15 13: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