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张量成像用于胶质瘤术前术中的研究进展
手术前计划和预后的判断。
DTI及纤维示踪技术(DTT)能够对神经纤维的细微变化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直观三维显示脑白质纤维与脑肿瘤之间的关系及受侵犯的程度,与经颅磁刺激结合可减少手术时间,癫痫发作,对皮层下功能区域定位准确,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功能区域提高手术效果,基于经颅磁刺激数据的扩散张量成像纤维示踪越来越多地用于功能区内脑肿瘤患者的术前规划和术中指导,基于经颅磁刺激数据的DTIFT在显示语言相关的纤维示踪方面,与基于三维感兴趣区域的DTI纤维示踪相比,前者有明显优势,而基于三维感兴趣区域的DTI纤维示踪显示则有明显优势。
DTIFT也可根据经颅磁刺激数据用于评估手术相关运动障碍的个体术前风险,在某些各向异性分数水平上,与未发生手术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相比,术后出现相关短暂或永久性运动功能缺损组病变至皮质脊髓束距离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而病变至CST距离≥12mm的患者,没有出现新的手术相关的永久性瘫痪。因此,随着DTT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确定哪些患者可以手术切除,哪些患者可以手术切除,哪些患者可手术切除,哪些患者可手术切除,哪些患者可根据术前DTI信息改变治疗策略,哪些患者可制定更精确的治疗方案,哪些患者术后神经损伤较少,哪些患者术后效果较好。
鉴别病变周围白质纤维的类型,区分较低等级和较高等级的胶质瘤。
DTI显示的肿瘤周围白质纤维束的完整和走形有助于区分低级与高级别胶质瘤,并制定手术计划,包括四种类型:(1)移位:纤维束信号正常,位置和方向改变;(2)水肿:纤维束信号下降,位置和方向正常;(3)浸润:纤维束信号下降和中断;(4)破坏:纤维束信号消失。可针对不同患者联合使用。神经胶质瘤级别越高,纤维束破坏越严重。
手术指导。
在神经胶质瘤手术中,DTI和DTT能矫正纤维束偏移,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减少术后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脊椎束属于皮质脊髓束传导通路,为白质重要纤维束,脑瘤切除涉及脊椎束,出现各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机率较高,因此手术切除脊椎束时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其造成损伤至关重要。应用DTI重建脑白质纤维束,以有效锥体束为中心,优化手术入路,指导试验组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并保护EPT,与在常规磁共振成像下引导下行肿瘤切除的对照组相比,肿瘤全切率无明显差异,但术后功能致残率和KPS评分存在显著差异,说明DTI技术对胶质瘤累及EPT的影响,术前可以提供病变与EPT之间的三维解剖信息,指导术者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护EPT。因此,可显著降低术后伤残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DTI的优势和局限性
DTI能三维显示肿瘤与周围纤维束的关系,判断白质纤维的形态、方向、走形及受累程度,术前个体化评估手术相关运动风险,术中指导避免损伤重要白质纤维束,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但是,DTI仍存在磁场均匀性要求高,病人不能配合,伪影多,近颅底伪影多等缺点。
- 本文“扩散张量成像用于胶质瘤术前术中的研究进展”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链接(https://www.jiaozhiliu.org.cn/show-959.html)。
- 更新时间:2021-03-02 15:38:18